18779588435(黎老师)
介绍什么是表演: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台词和形体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过程。
表演:
(1) 表演是人演人的艺术,也是表现人的艺术,是体现人的感情生活的艺术,艺术就是表现
(2) 表演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包括表演)的来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3) 生活的源泉的表演创作的生命
(4) 观察生活就是积累知识,知识积累的越多想象力越丰富,没有想象力就当不了演员
(5) 观察生活首先观察人观察衣着打扮举止姿态神态语言环境手持道具
(6) 平时要培养锻炼观察力储备力也就是所谓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7) 细节就是真实表演时注意细节才能达到真实
1.三大表演体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艺术体系)
2.行动三要素
(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
3.戏剧
(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4.“三位一体”
(创作者(演员)、创作的工具材料(自身)、创作的结果(形象)——形象、演员、自身)
5.“三个统一”
(演员与角色、艺术与生活、体验与体现)
6.戏剧三要素
(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
7.七力四感
(思考力、适应力、表现力、想像力、感受力、观察力、注意力和真实感、幽默感、节奏感、形象感)
行动三要素: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
1.按剧中所选择的题材的不同而分类:历史剧、革命历史剧、纪实剧、民间传说剧、神话剧、科幻剧、科学剧、侦探剧、惊险剧、儿童剧等
2.按戏剧作品的物理长度区分:独幕剧、短剧、多幕剧
3.从不同的戏剧观念、不同的创作方法、不同的风格流派进行分类: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现代主义戏剧等
4.从剧中矛盾冲突的性质与人物命运的结局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与审美范畴的不同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成为戏剧三大体裁
悲剧:
起源于人类浓厚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来自人类对自身生存困境的反思。
A人与自然的悲剧性冲突。
B人与社会的悲剧性冲突。
C个体与他人的悲剧性冲突。
D人与自我的悲剧性冲突。
喜剧:
A轻松活泼的情调。
B豁达乐观的胸怀。
C追求自由的精神。
喜剧手法有:夸张、变形、巧合、错位、误会、乖讹、戏访、重复等。
正剧:
A更生活化,在形态上更接近客观事物原生态的话剧。
B题材来源更广阔的戏剧。
C更个性化更人化的戏剧。
![]()
话剧特点介绍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话剧中的几个关键词
<一>.三一律
"三整一律":戏剧创作法则。要求剧作的情节、时间、地点三者必须完整一致,即每剧须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于一天内完成。
<二>.第四堵墙
"演员必须表演得好象在家里生活一样,不要去理会他在观众中所激起的感情;观众鼓掌也好,反感也好,都不要管;舞台前面必须有一面第四堵墙,这堵墙对观众来说是透明的,对演员是不透明的。" (让·柔琏)
"对着你们的敞开的一面不是房子的第四堵墙。世界在这儿不需要剖开", "我们不做得仿佛你们不在场似的。你们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阵风。你们对于我们是生命攸关的,因为你们是存在的。我们正是为了你们的在场而谈话。没有你们在场,我们的话将是无的放矢。你们不是事先假定是沉默的。你们没有假定为在墙后的沉默无言的窃听者。你们没有透过钥匙孔窥视。我们不做得仿佛只有我们自己在世界上"。(彼得·汉特克《谩骂观众》)
<三>. 幻觉
演出系统中的幻觉,通俗讲来,就是使观众把舞台上演出的事件当成真的,亦即以假乱真。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剧情当中,相信舞台上发生的一切是真实的。
1. 对象逼真幻觉(即舞台上的人、事、物与现实生活相似)
2. 关系趋同现象:观众将自己与正面人物混同,将舞台生活与现实生活混同。
<四>.假定性
广义假定性:假定性是所有艺术的固有的本质。它是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达成的关于"真"和"假"的一些"约定俗成"的"契约"。以假当真。
狭义假定性:即戏剧演出中的(消除幻觉的)假定性手法,与制造幻觉的逼真性手法相对。以真为假--这里的"真"指戏剧演出的逼真。演技和场景逼真,但必须知道是假的。创作者直言其假。
<五>.间离效果
亦称"陌生化"、"离情作用"。德国布莱希特用语。对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目的:观众在剧院里被作为伟大的改造者受到接待,他能够插手干预自然界发展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他不再仅仅忍受世界的一切,而是要主宰这个世界。剧院不再企图使观众如醉如痴,让他陷入幻觉中,忘掉现实世界,屈服于命运。剧院现在把世界展现在观众眼前,目的是为了让观众干预它。使观众或演员、与剧中人或角色保持一定距离而具有理性判断力。
<六>.戏剧情境
戏剧创作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戏剧性”。由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具体情况——事件、有定性的人物关系等三部分构成。是促使人物产生特有动作的客观条件,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又是戏剧情节的基础。
戏剧场面:指在舞台上直接呈现的有着活生生实体内容的、流动的生活画面。是戏剧作品构成的基本单位,是戏剧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一幕戏中,它随人物的上下场、随时间地点的变化不断转换。人物的动作构成场面,场面的转换连接构成一场戏,若干场戏构成全剧。
<七>.潜台词
未说出的话就是潜台词,包括两方面1)特定戏剧情境下的停顿,这层意思表现在语言上,这些语言就是“潜台词”2)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话语与深层含义完全不同。
话剧术语介绍
<1>.剧本:
是戏剧的书面形式。
剧本基本格式:
1.剧本题目
2.剧中人物:(关系)
3.地点:
4.第一幕
5.第一场 地点
6.正文(舞台提示)
台词处理是什么?
台词处理是指演员根据作家在剧本中提供的人物语言,通过自己的声音、言语,在舞台上把它变成具有鲜明性格化的角色台词的创作过程。台词处理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完整、准确的舞台人物性格形象,以推动剧情发展,表达主题思想。
台词的创造过程:
台词处理的创造过程,包括演员对台词的分析、理解和表达、体现──即台词处理的内部依据和外部技巧两个方面。
内部依据:
分析、理解角色台词,包括对角色台词语言行动性的分析、潜台词的挖掘、内心独白的寻找和语言基调的确定,这是台词处理的内部依据。演员在处理角色台词时,要根据所扮演的各类不同角色,在声音造型上、语言表达方法上有所区别,不能雷同,这就需要演员对所扮演人物的出身、年龄、教养、经历、职业、地位、性格等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根据不同的体裁、风格和不同的种族、民族特点来确定出角色的语言基调,以完成角色台词性格化的创造。
外部技巧
演员要把对台词的分析、理解和体验到的一切,鲜明地体现在舞台上,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声音的外部技巧和表达的艺术手段。如重音的安排、停顿的使用、语调的变化、气息的掌握等。
只有重音安排准确,才能表达出台词的真实含意。重音并不等于重读,强调重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用增强音量、控制音高、改变音色、调整音长、运用停顿、变化语言节奏等方法,还可以用特殊的声音技巧如用润腔、顿音、滑音等方法来强调重音。
演员要把台词的语意表达清楚,还必须根据语节、标点符号来划分停顿,这种停顿叫做逻辑停顿;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来停顿的,称作心理停顿。
语调包含了声音色彩的明、暗、圆、扁、高、低、强、弱,语言速度节奏的抑、扬、顿、挫、快、慢、缓、急,气息状态的深、浅、虚、实、沉、稳、浮、燥各种变化。气息的控制与运用是表达人物情感非常重要的手段,因为人的喜怒哀乐等一切情感活动都在气息状态上得到反映,只有掌握了情感气息活动的规律,在处理台词时才会更好地表情达意。
重音、停顿、语调、气息都是处理台词的外部技巧手段。而重音、停顿、气息又是构成语调的重要因素。这四者是不可分割的,只有互相配合得好,才能把角色台词体现得完美。因此内、外部技巧、手段必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台词处理的整个创作过程。
小品三要素
1、主题;2、事件;3、规定情境。
小品四要求
1、主题鲜明、寓意深刻;2、事件典型;3、结构精巧;4、规定情境清楚。
小品三要素
1、主题;2、事件;3、规定情境。
小品四要求
1、主题鲜明、寓意深刻;2、事件典型;3、结构精巧;4、规定情境清楚。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
人物:什么样性格的人做什么样的事。
相关文章